极端天气发生后,对GDP有哪些影响?怎样减小损失?

 admin   2025-10-18 02:05   25 人阅读  0 条评论

对于一些有关于极端天气发生后,对GDP有哪些影响?怎样减小损失?和天气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的题,你对这样的题有了解多少呢?那就让小编带你来了解一下吧!

“极端天气发生的季度会导致GDP下降,此后很多季度仍会产生负面影响。”——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唐尧及其团队对极端天气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得出了上述结论。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显示,我国气候风险指数呈上升趋势,表现为极端高温事件频繁加剧、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台风平均强度波动加大等。

极端天气后本季度GDP下降02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告诉中新社风暴、洪水、干旱、热浪等极端天气事件会对经济产生广泛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基础设施破坏、能源供应中断和其他题。如果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或持续时间较长,将对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产生较大影响。

唐耀团队近期研究显示,经历较大的极端天气冲击后,本季度GDP下降0.2,其中第三季度降幅最大,达到-0.5。此后产出缺口缓慢缩小,但两年内仍显着为负;CPI本季度无变化,三季度上涨01,六季度波动消失;受影响季度非金融企业贷款总额环比下降0.1,其中二季度降幅最大,随后逐步回升。

研究团队对GDP波动进行分解后发现,近七分之一的波动来自极端天气冲击。

唐尧向中新社介绍该研究考虑了货币政策、宏观信贷规模、通胀和产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多变量回归分析,最终的估计是极端的。天气对产量的独立影响。

上述研究参考美国精算师协会和加拿大精算师协会2020年提出的精算气候指数方法,构建了中国ACI指数来衡量1990年至2020年中国的极端天气风险。ACI指数是根据日常天气构建的全国840个气象站的数据包括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持续降雨、干旱、大风五个方面的信息。

研究团队的ACI指数与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季度频率高度相似,质量良好。此外,研究还分析了极端天气对非金融企业的影响。

研究分析了4000多家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数据发现,遭遇较大的极端天气冲击后,企业获得的贷款一季度后平均下降0.2%,产出增加值下降两个季度后增加了0.8。

唐耀表示,数据中,贷款先于产出下降,表明信贷是极端天气长期影响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信用风险和市场信心是影响信用反应的重要因素。

首先,在信用风险方面,天气冲击导致企业违约风险增加,而在企业自身信用风险或宏观信用风险较高的阶段,极端天气冲击对信用的影响较大。

其次,在市场信心方面,气候冲击发生后,股市分析师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和预期利润往往会下降,而在市场主体信心不足的时期,比如企业家信心指数和PMI出现的阶段,股市分析师对企业的信用评级和预期利润往往会下降。指数较低,极端天气冲击对企业信用影响较大。

货币政策如何缓解极端天气冲击?

基于进一步的模拟分析和研究,唐尧团队提出可以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应对极端天气冲击。

唐尧表示,一般货币政策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应主要应对产出和价格波动。具体在我国,央行的目标是稳定物价、促进增长。

但研究发现,由于极端天气冲击与信贷供给形成负反馈循环,极端天气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的。如果极端天气冲击后利率保持不变,GDP将在5至10年内额外下降01%。因此,注重短期产出冲击的货币政策无法充分应对极端天气的影响。有必要在理论和政策研究上深入分析极端天气冲击的动力机制,优化货币政策规则应对。

唐耀表示,如果央行认为某种极端天气事件会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在影响发生的当季立即放松货币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抵消银行信贷收紧的紧缩影响,帮助企业应对极端天气冲击,从而稳定总体产出。

叶银丹还表示,极端天气冲击后,需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统筹配置优惠信贷资源,加大对受灾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精准提早授信。特别是对暂时受灾但仍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我们不会抽贷、压贷、断贷。积极加强续贷和“随借随还”金融产品推广,按照“一企一策”还款安排等进行调整。

关于极端天气发生后,对GDP有哪些影响?怎样减小损失?以及关于天气的影响主要有哪些的这类热议话题,想必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吧,希望能帮助到各位网友。

本文地址:http://www.qinyueguoji.com/post/24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