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确诊新冠咋办?如何居家照护?复旦专家详细疑

 admin   2025-10-25 02:05   22 人阅读  0 条评论

不少人都想知道关于孩子发烧、确诊新冠咋办?如何居家照护?复旦专家详细疑和疫情期间体温38度5,接下来让小编详细讲解吧!

疫情防控新形势下,所有家长都关心孩子的保护和关爱。如果孩子发烧或被诊断出患有COVID-19,他们该怎么办?如何提供居家护理?家庭治疗如何服药?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曾梅教授、呼吸内科王立波教授、重症医学科卢国平教授、临床检验中心徐进教授提供针对家长共同关心的题进行权威科普和。

发烧

孩子发烧到什么程度才需要吃退烧药?

2个月以上小儿体温382且明显不适时,可以使用退热药物。当2个月以上的儿童发烧并需要退烧药物时,世卫组织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儿童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烧。2个月以下的儿童发烧时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物。不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不建议将退热药与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感冒药联合使用。

孩子发烧,需要立即去发热门诊吗?

不要盲目去医院,也不必恐慌。如果只是发烧,其他症状不严重,可以选择先在家观察。当出现高烧并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等无法缓解的严重呼吸道症状或精神、神经症状时,建议及时服用退热药物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孩子发高烧会损害大脑吗?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发烧本身会造成神经损伤。但发烧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孩子可能会兴奋、烦躁,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抽搐。如果孩子体温降温后仍精神不振,脖子僵硬,反复抽搐,神志不清,就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家如何照顾发烧的孩子?

当发现孩子发烧时,家长应尽快测量体温。对发烧儿童进行适当的护理,可以提高孩子的舒适度,如给孩子额头敷温水、洗温水澡、少穿衣服、贴退烧贴、吹风扇、降低室内温度等。2个月以上小儿腋温382且有明显不适者,可按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退热药物。服用退烧药后,会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服,让孩子舒服。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烧、精神不振、精神反应差、高热惊厥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发烧时,食欲不佳、出汗、呼吸加快、新陈代谢加快,都会导致摄入不足。因此,应让孩子多喝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家长要记录孩子的体温、饮水量、饮食、排便频率和排便颜色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判断孩子的病情;每天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通风时尽量避免对流;确保孩子得到足够的休息,让你的身体痊愈。

3个月以下的婴儿如出现发烧症状,应立即就医。

孩子发烧需要用抗生素吗?

小儿急性发烧大多是由病感染引起的。没有特别有效的抗病治疗。对症治疗是主要方法,不需要抗生素。对于确诊为细菌感染的发热儿童,可以使用抗菌药物。

孩子咳嗽需要吃镇咳药吗?

咳嗽是呼吸道的保护性生理反射。咳嗽可以排出呼吸道的一些分泌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帮助”的。当孩子咳嗽时,家长和医生需要积极寻找咳嗽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盲目“镇咳”。镇咳药仅作为对症治疗,不能作为咳嗽的根本治疗,并且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只有当咳嗽严重,影响孩子日常生活时,经过医生评估后才可以酌情使用。

题如何知道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是否患有普通感冒、COVID-19还是流感?

无论是COVID-19、流感还是普通感冒,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都没有特定的症状,但会出现咳嗽、流鼻涕、喉咙痛、全身不适等症状。大多数流感患儿都伴有发烧,部分感染COVID-19的儿童也伴有发烧。发烧,39以上的高烧在流感患儿中较为常见。如果您的孩子在过去一周内曾与疑似或确诊的COVID-19病例或流感病例有过密切接触,或者是在COVID-19和流感流行的社区,您应该警惕您的孩子是否感染了COVID-19或流感病。由于COVID-19和流感都是法定传染病,医院目前可以对COVID-19和流感病进行快速检测,以帮助诊断疾病。在当前COVID-19和流感流行期间,早期及时诊断仍然是必要的。早诊断才能早发现、早治疗,减少疫情的传播,让儿童得到合理的治疗。

如果孩子的症状很轻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就诊,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降低二次传播和感染的风险,孩子的监护人可以先通过电话或网络远程医疗咨询临床医生,并在指导下进行。医生的意见决定是否去医院就医,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降低了院内感染的风险。

如果您因COVID-19而需要就医,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在此提醒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时,需要注意自身和孩子的防护,佩戴医用口罩,尽量不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选择私家车出行,避免可能的二次传播。如果您的孩子曾接触过COVID-19并且感染风险较高,您可以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安排在非公共车辆中接受治疗。

新型冠状病感染

如果孩子被诊断为无症状或轻症COVID-19,孩子在家庭隔离观察期间应如何护理?

主要是观察病情的变化。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根据医生的处方和指导,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包括西药或中成药的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引起的不适。发烧时体温超过385度时,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请遵循说明并根据孩子的体重范围服用适当的剂量。如果咳嗽、痰多症状明显,可以口服镇咳化痰药物,同时对幼儿进行雾化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药物的选择需要医生的处方。同时,家长要及时观察病情变化。如果孩子出现病情加重倾向,如高烧39持续3天、咳嗽加重、气短、呼吸困难、嗜睡、拒奶等,应去医院就诊及时进行随访检查,评估病情。评价。

其次,家长应要求孩子多喝温水、多休息、均衡饮食、穿暖和的衣服,避免过度运动。即使是冬天,家里也要经常开窗,保证空气流通。同时,家长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不要太劳累,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紧张,影响孩子的情绪。家庭成员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老人尽量不要陪伴感染的孩子,因为一旦感染,重症的风险比较高。

如果我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COVID-19,有有效的抗病药物吗?

虽然目前已有小分子抗病药物被批准用于治疗COVID-19,但它们适用于发病5天内出现轻度和常见形式且伴有高风险的青少年和12-17岁成人进展为严重形式的因素。抗病药物因其副作用和潜在的健康风险,不宜广泛用于儿童。除了目前小分子抗病药物对适用患者有益处外,其他一些现有的抗病药物已被证明具有治疗益处,因此不推荐使用。

ECMO这么强大,是不是每个重症患者都拥有一个?

虽然ECMO是一种强有力的器官支持治疗,但它不是病因治疗。就COVID-19的诊疗而言,它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诊疗时间窗口,但无法杀死病原体。真正的治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的自愈能力。其次,任何医疗技术都存在并发症,有些是轻微的,有些是严重的甚至致命的。ECMO使用时间越长,发生出血并发症的概率就越高。

新型冠状病检测

COVID-19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目前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三种。核酸和抗原检测是直接检测病的方法。抗体检测是间接检测人血清中新冠病抗体的方法。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速度更快、操作更方便,但准确性较低,一般用于感染早期。疫情发生后,许多国家在承认核酸检测为COVID-19检测“金标准”的同时,也推广抗原检测作为有效补充。

谁适合进行COVID-19抗原自检?

1.就诊于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且出现症状5天内出现呼吸道、发热等症状的人员。2.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入境隔离观察人员、封控区域人员。3.需要进行抗原自检的社区居民。

如何采集鼻拭子标本?

第一步,从标记处撕下外包装,握住鼻拭子尾端,取出鼻拭子。第二步,头稍向后仰,将拭子放入一侧鼻孔,慢慢向后延伸1-15厘米,旋转4-5次,时间不少于15秒;第三步,用同样的拭子在另一个鼻腔重复。

如何进行抗原检测?

一般是将采样后的拭子放入采样管中,将拭子头浸入保存液中,适当旋转拭子,挤压拭子头穿过采样管,以确保采集的样本融入保存液中。然后取出拭子并丢弃,盖紧采样管盖,将混合液滴入试纸上的加样孔中,15分钟后观察结果。30分钟后结果无效。

如何解读COVID-19抗原自检结果?

案阳性出现两条红带。一个位于测试区,另一个位于质量控制区。检测区域试纸颜色可深可浅,均为阳性结果。阴性质控区仅出现1条红色条带,检测区无条带。无效无论检测区是否出现条带,质控区均未出现红色条带。表明结果无效,需要重新取试纸条重新检测。

抗原自检结果可以代替核酸结果吗?

不会。核酸检测仍然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感染的依据。抗原检测不作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诊断依据。仅作为核酸检测方法的补充,实现“快速筛查、快速检测”,提高感染者检测的及时性。

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

新型冠状病的核酸是单链RNA,是病本身的遗传物质。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将病特异的目标核酸片段放大数百万倍,以达到检测的目的。通常包括采样、运输、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等步骤。

新型冠状病核酸检测的CT值与病载量有关系吗?

有一定的相关性。CT值越小,病载量越高。

为什么会出现抗原阴性、核酸阳性的病例?

两者检测到的病成分不同。一般来说,核酸检测较为敏感,尤其是病载量较低时,抗原检测可能会漏检。

COVID-19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18岁及以上人士可前往接种地点一次,分别在四肢两侧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COVID-19疫苗;而对于3-18岁的人群,由于缺乏同时接种两种疫苗的证据,接种间隔仍需要在14天以上。

患有哮喘的儿童可以接种COVID-19疫苗吗?

回哮喘不是接种COVID-19疫苗的禁忌症。哮喘缓解期的人应该接种疫苗。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应推迟疫苗接种,特别是在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时。新冠病疫苗可以在单克隆抗体治疗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期间接种,但尽量不要在同一天接种。

接种疫苗后不会被新型冠状病感染吗?

没有疫苗的保护率是100%。因此,即使接种了COVID-19疫苗,也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目前数据推测疫苗保护期至少应为1年,但还需继续观察保护性抗体的持续时间和病的变异情况。

除了接种疫苗外,还应该注意什么?

戴口罩、勤洗手、室内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仍然是个人预防感染最简单、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接种疫苗后会发烧吗?发烧怎么办?我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

接种一些疫苗后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大多数发生在接种疫苗后5至6小时或24小时左右。它们通常持续1至2天,很少超过3天。一般不建议在接种疫苗后预防性使用退热药物。如果接种后出现短暂发热,体温在385以下,且无其他明显异常反应,多数为接种后一般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多喝水,多休息,密切观察,体温会慢慢下降。如果出现持续发烧或高烧,不能仅仅认为是接种疫苗引起的。需要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的病因,

现在诸位应该对孩子发烧、确诊新冠咋办?如何居家照护?复旦专家详细疑和疫情期间体温38度5有所了解了吧,欢迎各大网友订阅并收藏本站,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qinyueguoji.com/post/25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