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想知道关于世界湿地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湿地?我们能做什么?和一些海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怎么回事的吗?那么听小编为大家详细的解吧!
今天
今天是“世界湿地日”
今年的主题是“湿地恢复”
强调恢复和恢复退化湿地的重要性
湿地过滤并提供水
保护我们免受风暴和洪水的侵害
维持生物多样性并储存碳
然而,湿地正在退化或消失
这一趋势仍在加速
为什么湿地会退化甚至消失?
它与气候变化有何关系?
湿地是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指自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的积水区域和具有显着生态功能的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全6%的湿地面积为40%的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全超过10亿人依赖湿地为生。
数据显示,全自然湿地面积长期以来一直在下降。1970年至2015年间,内陆湿地和海洋/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约35%,2000年以来减少速度逐渐加快。
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过度开垦等是湿地面积减少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对湿地的影响是全面的。全变暖主要通过供水方式和水文过程影响湿地的分布和生态功能。同时,气候变化通过对大气降水和地表蒸散的影响,间接影响湿地水位和面积等水文过程;区域降雨和径流的变化会影响湿地蓄水量的季节变化。
全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湿地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改变。由于持续的洪水和海浪的侵蚀,许多海滩、红树林和沼泽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湿地,《重要湿地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首次签署。截至目前,《拉姆萨尔公约》172个缔约方维护了2300多个湿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性的湿地。
我国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修复,按照国家空间规划和“三区四区”国家生态保护修复格局,部署了湿地保护修复任务。组织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十年来,新增和恢复湿地面积超过80万公顷。恢复退化湿地,增强湿地功能,改善湿地生态条件。
在湿地恢复过程中
气象部门能做什么?
各地气象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湖北荆州气象与遥感技术融合
湖北省荆州市气象局与武汉大学、洪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机构科研人员共同成立“江汉平原生态气象遥感监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湿地生态气象服务系统,积极寻求气象条件与湿地环境变化之间的科学关联。
辽宁盘锦碱蓬恢复的气候因素研究
盘锦市气象局建设滨海碱蓬湿地生态系统海陆气流实验站,开展潮间带碱蓬湿地与区域气候的交互效应研究。为补充红海滩地下淡水资源,积极开展湿地恢复人工增雨作业。同时向地方政府提供湿地生态监测数据,参与编制《盘锦红海滩湿地退化气象原因分析及植被恢复气象技术研究实施方案》。
深圳生态气候融入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
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局将生态气候纳入城市精细化治理体系,利用气象技术保护城市湿地等生态系统。深圳国家气候观测站积极开展红树林气候监测与评价,分析气候变化对福田红树林和野生动物生长、分布和多样性的影响。
山东济宁兖州“气象蓝+生态绿”描绘碧波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气象局与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分局签署合作协议,在泗河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气象监测站。双方基于历史气象水文资料,共同开展湿地周边地区旱涝配置特征研究,为破解蓝头潜鸭等鸟类迁徙繁殖“密码”提供科学依据。在湿地植被生长的黄金时期,气象部门开展大规模人工增雨作业,为湿地“解渴”。
江苏徐州磐安湖的“蝶变”
在磐安湖生态修复过程中,气象部门利用卫星遥感数据评估当地气候和生态变化。徐州市气象局还配合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预报,形成了以生态修复人工降雨作业、森林防火气象服务、生态影响分析评估为代表的系列生态保护服务产品,ETC。
西藏高原湿地的“守护者”
西藏顶结湿地的照片
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调查研究项目子课题——“湿地生态系统与水文过程变化”项目,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已组织人员四次对全区湿地进行野外科学考察。对全藏21个国家级湿地开展了湿地识别、边界提取、面积变化等监测分析工作,出版了《西藏自治区湿地遥感监测图集》。
保护湿地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过程
对于一些世界湿地日|气候变化如何影响湿地?我们能做什么?和海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相关的题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帮助到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