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未来更像非典还是甲流?啥时能摘口罩?专家组回应

 admin   2025-05-20 02:05   46 人阅读  0 条评论

很多人都想知道关于新冠肺炎未来更像非典还是甲流?啥时能摘口罩?专家组回应和甲流图图的话题,下面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新冠肺炎未来更像非典还是甲流?啥时能摘口罩?专家组回应的题吧!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平静,病例数终于实现了市民们所向往的“零”。今后,我们该如何研判疫情?当前工作中存在哪些困难、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未来的重点任务在哪里?

武汉对地铁进行深度消,为恢复运营做准备。中新网编辑张勤摄

武汉疫情分析组近日接受中新社编辑专访,对公众关心的热点题给出了权威解。该专家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等省疾控部门在武汉临时组建。

——报告的“清零”并不意味着疫情的“清零”

武汉连续多日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为零。我市疫情向好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疾控中心疫情分析组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教育培训处处长罗惠明指出,零报告不等于零病例,零病例也不等于零病例。意味着零风险。社会对疫情“归零”的迫切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有时一味强调“零病例、零死亡”,不利于科学防控。

罗惠明告诉小编,相比大众关心的“清”,疫情分析团队理解的“清”更注重科学。他解释说,根据疑似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发现病例确实不是由新型冠状病感染引起的。这样产生的“零”是一个更加科学、准确的“零”指标。“从专家组的角度来看,我们多次说过,必须有各方面的零确认,才能真正没有疫情。”

罗惠明认为,发病、治疗、诊断、报告是一个过程,新增病例零报告并不意味着没有病例。“我们更关心零背后是什么。新冠病是一种全新的传染病,我们应对还不到三个月,认识还需要不断积累。从专业层面来说,我们可能不一定追求零作为我们的目标。”

“目前报告的数据反映了几天前发生的病例,也包括发病当天确诊的病例。”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公众应该明白,有一个时间差,就是当天看到的数字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当天的疫情情况。如果措施落实到位,从发病到报告患者的时间将不断缩短,有利于加快对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需要对散发病例保持“宽容”

近60天,武汉新增确诊病例连续17天突破千例,峰值达到1.3万多例。3月11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

雷正龙表示,新增确诊病例数大幅下降,是公众预期的结果,也说明前期工作取得了成效。此外,出院人数的增加、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减少、每日新增死亡人数的减少,都支持了形势向好的判断。

“但必须承认,仍可能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等潜在传染源。因此,对未来的疫情趋势,尤其是社区出现零星病例报告时,我们必须保持宽容。”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武汉市持续出现散发病例,属正常现象。只要应对措施得当,就不会出现新的危机。对此更重要的是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一起发现、一起“战斗”,提前把门户移向社区、发热门诊。

针对当前工作,他提出了三个指标、三个检查点。前者是指2小时内报告病例,12小时内采样检测结果反馈采样单位,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和严密排查隔离;后者是指居民社区隔离、发热门诊隔离、人员流动控制。

焦亚辉.众鑫视频截图

——“复阳”并不一定意味着复发。未收到“富阳”病例再感染报告

针对武汉部分出院病例复检核酸阳性的情况,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员焦亚辉表示,所谓“康复”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治愈出院后再次被感染。

“我们通过病理解剖发现,病隐藏在肺部深处。”她说。有时常规肺泡灌洗液和鼻咽拭子检测显示核酸阴性,但体内病携带情况可能会持续多久。时间还在研究中。

焦亚辉表示,目前发现的“康复阳性”现象基本是在患者出院后两周内,检测到的都是病核酸片段。从患者体内的病载量和核酸情况来看,患者的传染性很低。目前还没有“复阳”患者感染他人的报道。

她还表示,康复者体内有抗体,但“这些抗体是终身免疫还是只持续一段时间,还有待观察”。

——不了解疾病全貌造成的风险依然存在

下一步有何困难和风险?

疫情分析专家表示,现阶段最大的困难是人类对新冠病的全貌还没有完全了解。雷正龙表示,新冠病的隐藏特性导致隐性感染的存在,部分患者出院后核酸检测呈阳性。此外,随着人员流动增加,进一步识别密切接触者也变得困难。

“大家都在说‘康复’,但从专业角度来说这个词不够准确。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核酸检测阳性的出院患者’。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需要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出院患者核酸检测如果呈阳性,还要考虑是否是“活体”病,是否具有传染性?或者只是病被消灭后的“残余物”杀了?”

罗惠明补充说,及时对新增疑似病例、聚集性疫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并杜绝可能的“死灰复燃”,这既是重点、难点,也是风险点。

雷正龙提到,呼吸系统疾病很难控制。此外,随着复工复产后人口更加密集,防控难度也会加大。当前,疫情快速发展,境外输入病例大幅增加也带来挑战。

国家卫健委医管局巡视员焦亚辉表示,即使武汉和湖北解除封城措施,武汉九省的交通要道也可能很快面临输入例的风险。因此,相关防控措施必须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全疫情刚刚开始,这给中国防控疫情带来压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SARS还是甲型流感?很难确定未来新冠病更像谁。

近期,武汉三镇道路上的车辆和行人明显增加。罗惠明表示,新增病例发生率较低,疫情防控和生产恢复必须兼顾。汽车和行人的适当增加,其实是一件好事。“一般情况下,进一步检验疫情控制的有效性,将更有利于我们了解新冠疫情,保持防控工作的可持续性。”

雷正龙提到,疫情反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他说“最怕的是大家心态麻痹或者放松,不采取应该采取的防控措施,就开始打,甚至聚集‘报复性’聚会,这些都会造成麻烦。””规避风险的关键是完善敏感监测体系,把“四早”措施落实到位,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对于未来COVID-19疫情的总体趋势,罗惠明分析并结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认为COVID-19疫情可能会走以下两条路径之一。

第一个类似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发生后,进行了强有力的遏制,此后没有发现传播迹象。第二个代表性传染病是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首先出现在墨西哥和美国,然后成为全大流行。近年来,它已成为人类的季节性流感,每年都有可能出现。尽管甲型流感和其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不再被视为“特殊”传染病或全公共卫生危机。

“最终走向哪一个还不确定。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我们都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稳扎稳打。”他说。

武汉超市已恢复对个人居民有序营业。中新网编辑安源摄

——摘口罩还为时过早

3月1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指南的通知。在某些情况下,建议只备一个备用口罩,甚至不戴口罩。

分析组专家表示“人们不可能一年365天都戴口罩,这毕竟不是常态。如果从相对科学的态度来看,需要的时候就必须戴口罩,没有必要太紧张了。”

“现在摘口罩还太早。”焦亚辉表示,虽然武汉连续多日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为零,但发热门诊监测发现,每天仍有数百名患者和部分留观患者。新增确诊病例中,有零星患者在社区出现发热,后前往医院就诊,最终转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这提醒我们,社区患者的风险依然存在。“大家不要惊慌,一月份武汉的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新冠肺炎未来更像非典还是甲流?啥时能摘口罩?专家组回应,以及甲流图图对应的这类相关话题已介绍完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qinyueguoji.com/post/12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