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新冠发热5天、腹痛呕吐4天,诱发重症心肌炎

 admin   2025-09-03 02:05   11 人阅读  0 条评论

想知道关于14岁少年新冠发热5天、腹痛呕吐4天,诱发重症心肌炎和这样的学校出现新冠疑似病例相关题,你想知道有那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了解一下。

2022年12月24日22时30分,14岁的小唐因“发烧五天、腹痛呕吐四天”被送往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急诊科救治。”考虑到小唐心电图异常,且父母均感染新型冠状病,疑似新型冠状病感染后患重症病性心肌炎。

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夜组织多学科会诊。几位学科带头人在寒冷的冬天深夜带队。来自儿科重症监护室、心内科、体外循环科等科室的多学科专家成功帮助小唐恢复了稳定。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小唐的病情逐渐好转,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医疗队开展紧急救援

新型冠状病感染引起的重症心肌炎,随时有心脏骤停的风险

小唐的父母最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但小唐却反复发烧、腹痛、呕吐、心率加快。外院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疑似前壁心肌梗塞。

心内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王树水在听了值班心脏病专家、主治医师孙玲汇报患者病情后,初步判断小唐很可能是感染了COVID-19后的重症病性心肌炎。感染,随时都有心脏骤停的危险。

由于这是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首例感染COVID-19后患重症心肌炎的患儿,病情危重,王树水立即向医院汇报了小唐的病情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医院表示,将用最强的力量、最大的努力,尽最大努力,尽快救治患者。

瀚野挺身而出,连夜请教多学科专家

12月24日的夜晚格外寒冷,当晚气温只有8。

赶到医院的儿科行政主任、副主任医师郭玉雄来不及加衣服,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衫匆匆跑了出去。

体外循环室行政主任、主任医师周成斌也是发烧退后的第三天。回医院的路上,两人咳嗽不停,走得快的时候两人都有些气喘吁吁。

PICU护士长陈佩玲紧急抽调人力支援救治。尽管庄森培护士感染新冠病仍在康复期,但她主动做志愿者,积极参与救治工作。她赶回医院,和值班护理人员一起参与救治工作。

儿科重症监护室已做好接收和抢救患者的充分准备,抢救有力工具ECMO也随时待命。

清晨,灯火闪烁的省医院大楼远远望去显得十分安静,但里面却有无数匆匆的身影。

“一起”守护六天,帮助孩子摆脱生命危机

22时50分,小唐被转入PICU,复查显示新冠病抗原呈阳性。儿童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紧急给小唐吸氧、心电图和血压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并将其转入COVID-19阳性重症监护室。

王树水主任和孙玲医生对小唐进行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右心室、左右心房明显增大,左右心室收缩功能明显降低,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左心射血分数只有33!而且,小唐的B型脑钠肽前体、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反映心肌损伤的检测指标均明显升高;心电图显示V1-4导联病理性Q波,ST段明显异常。

郭玉雄主任床边主持会诊,王树水、周成斌、孙玲等多学科专家及儿科重症监护室医生参加。

结合病史、体征和检查结果,结合半年前拍的胸片显示小唐心脏大小正常,诊断为重症病性心肌炎、心力衰竭。

医疗团队确定了药物为主的治疗方案,并根据病情进展决定下一步是否应用ECOM支持治疗。

午夜过后,小唐的心率有所下降,但郭玉雄主任仍留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表示要等孩子病情稳定下来才会离开。

凌晨1时许,小唐病情稳定后,儿科医生孙玲又接到骨科的紧急会诊电话,会诊一名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的危重患者。王树水和孙玲赶紧赶往骨科……

经过六天的积极治疗,小唐的病情明显好转,胸腹腔积液减少,心电图ST段基本恢复正常,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心功能得到改善。开始好转。12月30日上午,小唐已被转入普通心内科及儿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儿童心肌炎比成人更隐匿,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据王树水主任介绍,国外研究数据显示,COVID-19感染后心肌炎的发病率约为1-3。病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常见症状包括疲劳、心悸、胸痛、腹痛、恶心和呕吐。部分严重者可出现晕厥、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与成人心肌炎相比,儿童心肌炎的症状相对隐匿。有些儿科病例可能仅表现为面色苍白、食欲不佳、发绀、精神反应差。

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心肌炎等并发症。

关于14岁少年新冠发热5天、腹痛呕吐4天,诱发重症心肌炎和学校出现新冠疑似病例的相关信息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对诸位有所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qinyueguoji.com/post/22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