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友们都想知道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温暖”老少边穷地区和梦到下雨天吃路边摊的饭的话题,本文有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标题阳光,照耀每个角落——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温暖”老少边疆贫困地区
新华社总编辑
边远地区的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一盏灯,点亮大山深处美好生活的希望;
一本为特殊的人传递爱的温暖的书;
……
绘制蓝图,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功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谁都不能缺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无论是雪域高原,还是边远山区,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出行难、供电难、就学难、医疗难、通讯难等题已普遍得到解决,发展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角落。
一条路、一座桥,就是纵横的山水,让山里的人走到山外,又让山外的人走进山里。
20多年前,一位编辑来到甘肃南部小镇宕昌进行采访。群山环抱,深谷叠翠,将这里与外界隔离开来。在农民杨嘎家的昏暗灯光下,小编意外地看到了墙上用炭条画的火车。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坐上火车,去一个繁华的地方?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赚更多的。”被大山“锁”的火车梦是那么沉重。2017年,火车来了!千里兰玉线开通,火车从杨嘎家的泥墙里驶出,驶出一望无际的大山,开辟了出山路,开辟了脱贫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动荡岁月里,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披星戴月,在山里开路,在山谷里架桥……从此,沉睡、与世隔绝的山村被唤醒,山区特产也被唤醒。源源不断地运往城市,一批批村民渴望改变生活。出了山。
云南怒江大峡谷深处。汹涌的河水之上,有两根麻绳,一根将自己吊在滑索上,一根将猪绑在身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马吉米村村民蒲友波曾爬过河到县城卖猪换取米粮油。2019年除夕夜,一座长130米、荷载15吨的跨江桥在马吉米村建成。似乎被贫困困住的傈僳族男人看到了村庄发展的生机……
四川大凉山。5633/5634次“慢火车”就像一个绿色的钟摆,在山间不知疲倦地摆动26站,每站必停;行李舱地板上安装栏杆,方便村民拴牛羊;价最低2元,30多年没有涨过……去市场看病、探亲上学、或者外出打工,滚滚的车轮承载着财富的梦想,成功,沿线人民团聚。
目前,仍有81对公益“慢火车”在21个省份的偏远山区运行,途经35个少数民族地区,停靠530个车站,每年沿线运送1200万人次,公里不到6分。
展开中国地图,你会看到四通八达的道路网。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辛苦日子,到出门有水泥路、抬脚就能上车的好日子;从乡村通路不通,到“四好”农村公路建成……许多老、少、边、穷地区的交通状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桥一路,都是爱情。总书记在农村公路发展报告中强调,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滑索、修一段路,就能为群众脱贫致富打开一扇大门。
政治和睦,百业兴旺。路是敞开的,一能通一切。
一桶油一盏灯,是越过山脊传递希望,让孤独不再孤单,让距离不再遥远。
在海拔5000多米、人迹罕至的藏北草原上,存在着一种“孤独”的存在。
那是一个小加油站。
这座全海拔最高的加油站有4个人、2个加油站,负责为双湖地区12万平方公里的1万多名干部群众供应成品油。
牧民称之为“生命站”。2019年,措则洛玛镇洛桑江森家的孩子得了重病。在去医院的路上,车子没油了,于是向加油站求助。接到电话后,加油站员工西塔和桑珠立即开车送气,孩子被及时送往那曲市人民医院。
春天时节,这里草木依然枯黄,风声呼啸。“哪里有石油需求,我们就建油站,守卫油站。”中国石油那曲分公司总经理吴陈红说。
汽油桶、铁塔、基站……它们翻山越岭,到达人们身边,传递着光明和希望。
湖南省常德市壶瓶山镇大岭村月亮山。杂草丛中、悬崖边上,为独居老人张文耀架起了15根电线杆、1600米电线。按下家里的电灯开关,温暖的灯光瞬间照亮了他的木屋。
浙江省文成县铜铃山镇。曾几何时,停电是山区村民的家常便饭,蜡烛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做山里的‘点灯人’”,国网文成县供电公司电工王保丹带领500多名工人翻山越岭,用铁塔取代旧水泥杆,新建一条输电线路。一公里一公里。让铁塔在群山之中“破土而出”……夜幕降临,整个铜陵山镇亮起点点灯火,灯光美丽而明亮。
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甲木社区布塘组。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住在这里的陈元富、陈元阳两兄弟,曾在广东、浙江等地打工多年。随着电信普遍服务连续六年不断推进,原本无法接入互联网的布塘已经接入了光纤、4G。两个在外打工的兄弟也回到家乡,开始和家人一起制作短视频,在当地颇受欢迎。著名的“网红”。
……
铺设电网、建设基站、连接光纤……每一项服务都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近年来,我国加快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务院新闻办近日发布的《中国人类减贫实践》白皮书显示,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骨干电网及输电通道建设等电网专项工程将实施电网延伸至更多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全区基本实现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全覆盖。贫困村通光纤、通4G的比例超过98%,加快贫困地区学校远程教育普及,远程医疗、电子商务覆盖所有贫困县。
一杯牛奶一本书,那是人间深处的温暖,让爱继续向世界传递和传播温暖。
一杯牛奶对于大城市的孩子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然而,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在成长过程中很少有机会喝牛奶。
2017年,原农业部和中国奶业协会联合发起“中国小康牛奶行动”,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和公益教育帮扶,并瞄准深度贫困地区。
短短几年时间,行动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捐赠乳制品总价值超过215亿元,惠及58821万学生,为提高广大学生营养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贫困地区的青少年。
“一杯牛奶强国”。一杯看似普通的牛奶,却是中国贫困学子福祉不断改善的缩影。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暖心的民生解徐徐展开——
江西省信丰县,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脑瘫男孩刘汉有自己的书本和老师。连续三年,信丰县教师陈燕平、林婷平均每年提供教育近50次,让残疾儿童看到了教育的“曙光”。
北京同仁医院。白内障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红艳,在眼科慈善扶贫路上已走过20年。20年来,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包括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帮助6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西藏洛龙县。在中国海外人才发展基金会的安排下,48岁的洛龙乡忠义村居民浪碧接受了右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后,她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她不仅能照顾自己,还在街上开了一家藏式餐馆和杂货店。
一组组数据传递民生温暖——
“十三五”时期,共享发展惠及民生。全国998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义务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养老服务床位超过761万张;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构建全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显示,脱贫攻坚战后,我国贫困人口收入和水平显着提高,“两忧三保障”全面实现,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方面明显改善。
时值四月,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在中华大地上,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一寸土地,暖心的中国故事将续写新的篇章。
关于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温暖”老少边穷地区和梦到下雨天吃路边摊的饭这类话题的讲解到这儿了,如果对诸位有所帮助,请持续关注并收藏本站。
发表评论